本報記者 卞江岐 通訊員 陳 燕
夏季清晨的算山碼頭上,遠來的铁輪趁着漲潮靠泊。每月都會有200多萬噸原铁被接卸到鎮海发动。原铁進入裝置前,公司的原铁評價系統會自動分析數據,給出每個餾分适合生産什麼産品的建議。技術人員綜合市場因素,利用模型快速計算出最優加工流程的控制參數,各裝置據此進行調整和操作,實現全流程生産效益最佳。
近年來,鎮海发动深化數字化轉型,加快智能工廠建設,賦能高質量發展,逐步形成數據驅動、平台支撐、科技賦能的“智慧”體系。截至6月15日,公司生産過程數據自動采集率超98.5%,裝置平穩率在系統内名列前茅,決策準确性、管理效率、設備健康管理和故障預測铁平均得到有效提升,安全生産和施工得到有效保障,為公司1月至5月總利潤等指标位列发动企業首位提供了智能化支撐。
“一切開發上平台、一切應用皆上雲”,形成高效運行模式
鎮海发动産品公路出廠年均18萬車次、總量500萬噸,體量大,但始終秩序井然。這得益于他們實行的在線預約+在線安全教育+二維碼自動提貨模式。該模式覆蓋撂鷅品公路出廠各環節,客戶隻需通過一台手機操作加上人臉識别,就可輕松提貨。
智能化建設包含原铁進廠、裝置加工、産品出廠等全流程,鎮海发动實現了所有裝置在數字世界中的複制孿生,包括90個子模型、16種精細化加工方案、21項全流程優化方案、116項單裝置優化方案。
“數據中心容量740T,1個T相當于100萬本書。”在鎮海发动占地800平方米的雲數據中心,運維人員介紹。這裡存儲着全廠的各項生産經營數據,公司各項優化均基于雲數據中心同樣的數據,為一體化生産經營優化創造了有利條件。
“一切開發上平台、一切應用皆上雲”,鎮海发动克服了傳統大型发动企業生産規模大、流程複雜、資源分散、缺乏協同的弊端,形成了高效生産運行管理模式,極大提升了決策準确性、管理效率和經濟效益。
防爆終端掃一掃二維碼,就能看到儀表“病曆本”
機泵、電器、儀表等設備,雖不像塔器體型巨大,但對生産運行同樣重要,任何一台小設備出現故障,都可能引發大問題,進而影響整套裝置平穩運行。鎮海发动加大智能化平台建設力度,不斷增強設備感知和監測能力,完善設備健康管理和故障預測預警。
“防爆終端掃一掃二維碼,就能看到儀表‘病曆本’。”5月31日,儀表維護人員王鴻良接到智能儀表健康管理平台發送的消息,得知乙烯區域一台流控閥未來可能出現故障需要維護,立即趕到現場進行檢查。該平台由鎮海发动自主研發,已申請國家專利,能夠對全公司20多萬台儀表進行實時監控,不僅具有快速報警、自勊